万没想到情况不妙!伊朗并未援助?胡塞武装遭空袭,11万大军按兵不动

Connor 安币交易所 2025-01-23 14 0

近期,中东地区局势愈发紧张复杂。2025 年 1 月 8 日,据可靠消息,美军战机对也门北部胡塞武装控制的军事基地发起了多达 7 次的空袭。这一事件瞬间引发全球关注,让本就动荡不安的中东地区再掀波澜。

万没想到情况不妙!伊朗并未援助?胡塞武装遭空袭,11万大军按兵不动

萨达省(资料图)

胡塞武装可不是等闲之辈。他们起源于也门北部的萨达省,核心成员来自当地的宰德派穆斯林群体。最初,他们以宗教复兴运动为起点,逐渐发展成了颇具规模的武装组织。近年来,其人员规模不断壮大,兵力已飙升至约 35 万人。他们扎根于也门北部地区,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动员能力,在一些部落地区,家族成员集体加入胡塞武装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武器装备方面,胡塞武装也取得了显著升级。他们成功研发并装备了多款先进导弹,如 “哈特姆 - 2” 型高超反舰弹道导弹,宣称最快速度可达 8 马赫,射程覆盖从也门至以色列境内,能直击红海、阿拉伯海、亚丁湾上的舰船以及军事设施。从外观和技术特性判断,这款导弹与伊朗的相关导弹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极有可能是在伊朗的技术支持下研发改进而来。此外,胡塞武装自制的 “雅法” 无人机等远程、多用途无人机,配备高爆弹头,还具备躲避雷达探测与突破防空系统的卓越性能。2024 年 7 月,胡塞武装就曾使用 “雅法” 无人机对以色列特拉维夫成功实施袭击,造成当地人员伤亡与设施损毁。

万没想到情况不妙!伊朗并未援助?胡塞武装遭空袭,11万大军按兵不动

展开全文

红海(资料图)

自 2023 年 10 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强势入局,频繁使用无人机和导弹袭击红海和阿拉伯海水域目标,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他们深知以色列凭借强大军事力量在巴以地区占据上风,于是凭借也门独特的地理位置,从侧翼对以色列施压,试图通过打击关联以色列的船只,阻断其海上补给线,为巴勒斯坦争取喘息之机。

而美英和以色列与胡塞武装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矛盾根深蒂固,涉及地缘政治、宗教、地区影响力等诸多层面。也门地处红海咽喉,掌控着重要海上航道,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胡塞武装自崛起后,势力逐渐壮大,对地区局势走向有着强大影响力。美国为维护自身在中东的霸权布局,一直视胡塞武装为 “眼中钉”,多年来或明或暗地支持也门政府军及沙特等盟友对其进行打击,试图遏制胡塞武装扩张。

以色列因胡塞武装坚定反以立场,频繁遭受其导弹、无人机袭击威胁,更是将之当作心腹大患。加之胡塞武装与伊朗关系密切,而伊朗又是美国在中东的宿敌,这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矛盾鸿沟。宗教信仰上,胡塞武装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与周边逊尼派势力时有摩擦,美国等西方国家出于地缘政治考量,偏袒逊尼派阵营,使得胡塞武装与美西方矛盾愈发复杂尖锐,冲突不断升级,和平之路愈发艰难。

万没想到情况不妙!伊朗并未援助?胡塞武装遭空袭,11万大军按兵不动

“杜鲁门” 号航母(资料图)

2024 年 12 月 19 日,美国 “杜鲁门” 号航母驶入红海水域,这艘排水量达 10 万吨的巨兽,原本是为展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威慑力而来,却成了胡塞武装的眼中钉。自那以后,胡塞武装对其展开了多次袭击。

在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较量中,胡塞武装采取的是低成本武器牵制着航母的消耗战。一枚 “波斯湾 - 2” 反舰导弹的成本或许只有数十万美元,而拦截它所需消耗的防空导弹却价值不菲。这种不对称的消耗战,正在考验着美军的耐心。

美英此次对胡塞武装发动空袭,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军事考量。从军事角度看,胡塞武装在也门地区的活动对美英在中东的利益构成威胁。他们频繁在红海海域袭击关联以色列的船只,已达数十次之多,严重威胁到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和海上运输线安全。

万没想到情况不妙!伊朗并未援助?胡塞武装遭空袭,11万大军按兵不动

美国(资料图)

从政治层面讲,美英希望通过打击胡塞武装,巩固其在中东地区的盟友关系,展示其军事存在和影响力。特别是在哈马斯武装基本被消耗殆尽,黎巴嫩真主党也受到重创,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被推翻的情况下,胡塞武装成为对抗以色列和美国的主要力量。此外,美军的行动也被视为对伊朗的一种遏制和警告。胡塞武装得到了伊朗的支持,而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让美英方面感到了所谓的 “威胁”。

然而,美军的空袭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不同反应。一些国家支持美军的行动,认为这是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稳定的必要举措;而另一些国家则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将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可能导致更多平民伤亡。例如,法国在该事件的举动上表现得谨小慎微,一方面进行谴责,另一方面对该行动表示了理解。德国则采取了更为谨慎和独立的态度,强调遵守国际法和多边主义,不愿卷入未经联合国授权的军事行动。

万没想到情况不妙!伊朗并未援助?胡塞武装遭空袭,11万大军按兵不动

也门(资料图)

同时,美军的空袭行动也给也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门本就严峻的人道主义形势将更加糟糕,因为空袭可能破坏基础设施,影响平民生活物资供应。胡塞武装可能会采取更激烈的报复行动,比如加大对以色列和美国关联目标的袭击力度,使红海地区的商业航运完全瘫痪,那全球贸易都将受到巨大冲击。

当前,仅存的胡塞武装仍对以色列构成潜在威胁。然而,以色列若要有效打击胡塞武装,需付出高昂代价,远程空袭成为其主要手段。但受限于每次出击的空军规模,难以给予胡塞武装致命一击。因此,以色列寻求美国与英国的协助,通过轮番轰炸最大限度地削弱胡塞武装的战斗力,以保障红海航线的安全。

英美联军对胡塞武装的轰炸策略颇为明确,主要聚焦于摧毁其地下导弹发射基地,以降低对红海商船及西方军舰的潜在威胁。同时,联军还多次轰炸位于奥姆兰省北部的胡塞武装第 29 机步旅基地,共计达到 12 次之多。面对英美联军的持续打击,胡塞武装凭借其长期与西方对抗中积累的经验,采取了高度隐蔽的战术,使得联军难以精准打击其核心目标。

为此,美、英、以三国不断调整战术,除了继续精确打击胡塞武装的弹道导弹发射装置外,还将打击范围扩大至其控制的发电厂、燃料中心、港口等关键基础设施。

在美以联军及英国空军的无差别轰炸下,胡塞武装基地陷入断水、断电、燃料短缺及粮食匮乏的困境。更为严峻的是,这场冲突也导致也门地区大量平民陷入极度悲惨的境地。国际社会运往也门的救援物资无法顺利抵达港口,近一个月的战火加剧,使也门民众深陷饥饿的泥潭。英、美、以三国对胡塞武装的打击,却让无辜平民承受了沉重的代价,这一事实令人深感痛心。

令人遗憾的是,伊朗在胡塞武装陷入困境时并未伸出援手。尽管伊朗集结了 11 万大军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并展示了地下导弹基地及导弹生产能力,但其盟友的接连失利并未引发伊朗的实质性行动。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关于以色列和美国可能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消息甚嚣尘上。伊朗的大规模军演可能是对潜在威胁的回应,并借此进行军事部署。尽管伊朗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并宣称其实力较以往更为强大,但其对盟友的袖手旁观却暴露了其虚张声势的本质。

然而,胡塞武装与以色列、美英联军的冲突,不仅阻碍了也门能源的出口,还对其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尽管胡塞武装声称其行动是为了声援巴勒斯坦加沙地区的斗争,但实则被美西方和以色列围困于红海地区,导致也门能源无法顺利出口。

总之,当前的中东局势异常复杂和紧张。胡塞武装的遭遇、伊朗的态度以及美英以等国的行动,都使得地区局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各方应保持冷静和克制,通过和平谈判等方式解决分歧,共同为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努力。毕竟,冲突只会带来破坏和痛苦,和平才是人们所期盼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