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公寓企业爆雷调查:高息的诱惑和无保障的借贷

Connor 比特币交易平台 2025-07-22 3 0

6月初的午后,浙江省余姚市晴空万里,姚江西畔的舜辰老年公寓里假山浮石、鸟语花香,长廊里、绿荫下,头发花白的老人摇着蒲扇闲谈纳凉,棋牌室里麻将牌碰撞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一派祥和。靠近后,却很难在老人脸上看到轻松的神情,他们的聊天也大多围绕同一个话题——一个多月前那场“爆雷”。

这座园林式老年公寓2010年10月开工,由浙江舜辰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辰集团”)关联企业余姚市夕阳红老年公寓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夕阳红公司”)投资建设,是余姚市目前唯一列入宁波市政府“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的养老事业项目,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23幢楼宇,3900余张养老床位。现居800多户老人,配套设施齐全,余姚本地有不少退休人员、教师等都在此居住。

老年公寓企业爆雷调查:高息的诱惑和无保障的借贷

6月初,爆雷后的余姚舜辰老年公寓。新京报记者 刘思维 摄

公开资料显示,包括舜辰老年公寓在内,舜辰集团旗下关联了18家公司,共运营了3个养老机构项目,总资产25亿元,机构体量和产业规模位于浙江省前列。

十余年间,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徐燮锋和熊兰青一家,通过承诺保本付息的借款、预付房款每月返还租金、认购原始股等数种形式,吸收4000余名债权人的存款,其中大部分是居住在老年公寓内的老人及其亲友。

直到今年4月17日,舜辰集团停止兑付本息,几天后,项目爆雷。

事发后余姚市政府介入处理,安排本地国企接管老年公寓,保证其正常运营。7月3日晚,政府工作人员通知债权人:“对熊某等人,余姚市公安局已经立案侦查,三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公安机关在办案同时全力追赃挽损。”截至发稿,余姚有关部门暂未公布爆雷事件涉及资金的总额。

“养老最佳去处”

6月初,晚饭后,轮椅上的玉芬在舜辰老年公寓中心广场和其他老人一起乘凉。从4月17日爆雷开始,只要大家凑在一块话题就离不开损失多少“钞票”。不算房款,玉芬损失78万元。她今年79岁,是失地农民,这笔钱大部分来自老房子的拆迁款。

玉芬的儿女每个星期都来看她,给她买些食材和生活用品,做做饭,得知母亲借了78万元给舜辰,饭桌上儿子一气之下“飞掉了”面前碗和盘子,老人用手里的扇子懊悔地拍着大腿,“他说我脑子坏掉了,这么大笔钱给她骗去了。”

展开全文

抱怨完,她在夜色中推着轮椅回到自己在老年公寓中的家,这是她花84万元买下的,没有产权证,只有一纸“育养服务协议”证明她的使用权。

“育养服务费”其实就是84万元购房款。事实上,分割销售养老公寓产权违反政策法规,为规避监管,这种以“服务费”替代“购房款”的操作在养老公寓行业中很常见。玉芬不知道,假如机构破产,清算时“购房者”享有物权优先权,而由于她签订的是服务协议,身份只是作为普通债权人的“消费者”,清偿顺序靠后。

2020年5月起,玉芬就在老年公寓一套一居室内独居。轮椅在老年公寓里畅行无阻,单元门、电梯、楼道等公共设施都按无障碍标准设计,公共空间的墙上均装有高低扶手。炎炎夏夜,老人们为省几度电,黑着灯,敞开户门通风。

当年买下舜辰老年公寓这套小产权房,玉芬是看中了这里的养老服务。老屋拆迁后,分得一大笔拆迁款的玉芬计划买房养老。舜辰老年公寓作为余姚最大的养老项目,在当地有口皆碑,玉芬的好几位街坊、亲戚都在舜辰养老。

决定买房前,儿女带她来公寓里参观,公寓内环境清幽、绿地面积比一般小区大,康复医院、护理院、食堂、超市、剧苑等各类老年人医疗、生活所需的配套设施齐全,她腿脚不好,还有一身的基础病,看病开药都蛮方便。

老年公寓企业爆雷调查:高息的诱惑和无保障的借贷

6月初的午后,爆雷后的舜辰老年公寓里,老人们正在乘凉。新京报记者 刘思维 摄

社区内活动丰富,老人们一起打打牌、跳跳舞,丧夫多年的玉芬一个人住在这里不愁无人陪伴。房子是精装修的,内部设施采用适老化设计,床头还安装有紧急呼叫按钮,一切都那么让人安心。

“既享受‘家’的安逸生活,又享受‘院’的朋友人脉和专业化尊贵服务!”当年的公寓宣传手册上写道。

唯一的顾虑就是房屋没有产权证,不过销售房子的业务员介绍,玉芬百年之后,房子的使用权可以由儿女继承;如果儿女不住在这里了,入住三年后,“服务”还可以转让给其他人,也就是说房子的使用权可以买卖交易;如果房子没人买也不必担心,可以选择退房,“育养服务费”按比例返还,按协议规定,居住5年,育养服务费返还80%,居住20年,返还50%,玉芬觉得,无论怎么算,这笔账都不亏。

签约前,业务员又推销了“银安卡”,预存5万元,每个月卡里能返500元,可以用于老年公寓内的各种消费。于是,零零总总预交90万元后,玉芬成功入住舜辰老年公寓。

和玉芬情况不同,杨梅不住在舜辰老年公寓,但她交了42万元,“预定了”这里的一套房。

杨梅母亲去世后,70多岁的老父亲一个人住在乡下,她想把父亲接到余姚市区养老,她朋友的父母,还有一些亲戚都住在公寓里。杨梅听他们说,这里主打居家养老、宾馆式服务,老人出入自由,子女看望方便,还有专人陪护。

杨梅动了心,决定到公寓考察一番。她记得,那是2019年,公寓里的宣传栏里挂满了政府领导来参观调研的照片,还有舜辰老年公寓历年来获得的荣誉。

得知杨梅父女并不着急入住,业务员推荐她“预约定租”,先选房交一笔“定金”(实为房款)后,由舜辰老年公寓将房屋代为出租,每月支付她租金,她每月要交给舜辰600元的物业费。过几年,老父亲想自己住进来,每月另交一笔服务费即可。协议一年一签,到期如果不续签,定金全额返还,相当于净赚月租或是免费住。“(业务员说)父亲百年以后没有了,这套房子全部定金归还给我们,那不挺好吗?”

“这么大的一家标杆企业,很多退休干部都住在里面的,我认为这是父亲养老的最佳去处。”杨梅没有犹豫,她选了一套一居室,交了42万元定金。这笔钱是市区一套老旧小区的卖房款,也是父亲的“棺材本”,此前一直存在银行。自此之后,每3个月,她的银行卡都能收到一笔2800元的月租金,相当于一笔年利率8%的“保本返息”投资。杨梅合计着,这种收益很合适,“这么大的舜辰,有民政局监管,没有风险。”

爆雷之后,杨梅上门去看自己“定租”的房子,发现这里面住的不是租户,也是房主,两家人手里都攥着一纸“预约定租协议书”,她才发现,自己遇到了一房两“卖”。

“太贪心了”

玉芬手里也有两份这样的“预约定租协议书”,一份定金5万元,一份10万元,每3个月,她的银行卡都能收到一笔3000元的“租金”。和被蒙在鼓里的杨梅不同,从签协议的那天玉芬就被告知,所谓的“预约定租”只是“走个形式”,协议书上的房号对应的就是她几年前“买的”这套自住的两居室,相当于这套房被卖了一次、租了两次,乙方都是玉芬,她告诉记者,所谓“预约定租”实际就是以这样的形式“存了”一笔钱,年利率8%,远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

舜辰老年公寓的住户们并不了解,养老机构预收服务费存在金融风险,按我国政策规定,养老机构预收服务费应受监管。2019年3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对养老机构为弥补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通过销售预付费性质“会员卡”等形式进行营销的,按照包容审慎监管原则,明确限制性条件,采取商业银行第三方存管方式确保资金管理使用安全。

除了预付费,舜辰集资更大一部分来自保本付息借款,被债权人们以“钞票”代称。李宝福是舜辰集团子公司的员工,据他介绍,2013年开始,就有职工和老年公寓的住户借钱给公司,那时的年利率能达到14%左右,越往后利息越低。新京报记者采访的十余名债权人,“借款”金额普遍在50万到上百万之间,年利率从8%~10%不等。

老年公寓企业爆雷调查:高息的诱惑和无保障的借贷

一张粉色收据是债权人借款的唯一凭据。新京报记者 刘思维 摄

多名债权人告诉新京报,余姚民营经济发达,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经常有资金周转需求,导致余姚本地民间借贷活跃度高。李宝福十年前曾借给开高利贷公司的朋友50万元,后来朋友被抓,他的钱也打了水漂,扣除收回的10万元利息,净亏40万元。

但这并不妨碍他信任舜辰集团。2019年到2023年间,他分7笔,借给舜辰共130万元,年利率都是10%。刚开始他只敢借10万元试水,过了大半年,每月都能领到利息,他又存进10万,利息越领越多,攒起来变成本金又投进去,单笔借款金额逐渐变成20万、30万。到最后,为了获得更大的回报,他几乎把全部积蓄都借给了公司。

儿女不支持李宝福的“投资”,“他们说没有这么容易赚的钱”让他赶紧取出来,他没当一回事:“十多年来利息按时兑付,不靠谱的资金盘不可能滚这么长时间还不崩。”

“脑子太笨了,太贪心了。”如今,李宝福对着7张盖有公司公章的借款收据后悔不已。

2024年底,舜辰集团对外称计划运作上市,出售原始股。李宝福告诉记者,2024年11月,舜辰集团创始人熊伯荣在主持集团某关联公司的营销分析会时宣布,公司即将上市,第一批面向员工出售原始股,协议约定,如三年后公司不能上市,舜辰集团将归还本金,并按年利率4.8%支付利息。

没人知道运作上市是舜辰集团自救的手段还是吸资的借口,但出售股份又帮助舜辰集团在爆雷前融到一笔资金。“中层以上都认购了股权”“所有员工至少认购10万元”,作为基层员工,李宝福出资10万元,认购了0.2%的原始股。

漩涡中心

舜辰老年公寓内部涌动着浓厚的赚“钞票”氛围。一部分老年债权人的利息是以“钞票”(现金)形式发放。食堂二层的财务室人来人往,老人拿着粉色收据上门,出门时就换成了更鲜艳的粉色的钞票。攒到一定数目,再投上一笔,下次领回的钞票捏起来更厚。

身处一个周围人都在借款赚钞票的狂热环境中,很难不动心。一位知情人告诉新京报,现居舜辰老年公寓的1000余名老人中,大约98%的人都“借款”给舜辰集团。

舜辰集团管理着这个居住着千余名老年人的封闭式社区,公寓共有大约18名楼组长,他们也是公寓住户,一名全家一共投入121万元“存款”的楼组长介绍,每一两个月,舜辰集团的中层管理人员会召集楼组长开一次会,会上内容主要是通报、宣传公司的发展情况,这些公司的利好信息通过楼组长不断地传递给住户。

在舜辰老年公寓,总能看到像宿管一样手拿一大盘钥匙串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公寓的“生活秘书”,一共七八人,每人负责一两幢公寓。生活秘书每天早晚两次,挨家挨户敲门,记录老人当天的情况,也会在上门时喝喝茶聊聊天,帮老人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当初玉芬入住公寓,最看重的就是这项服务,独居老人最担心的莫过于发生意外无人知晓。如果老人在家里摔伤或因病晕倒,生活秘书能第一时间发现,直接开门入户采取措施。

作为与老人打交道最多的人,生活秘书把每家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谁家刚拆迁老人手里有一笔拆迁款,哪户老人的退休金高,他们心里有本账。”玉芬说,每天生活秘书上门都会来家里坐坐、聊聊天,时不时会提起“钞票”的事:“叔叔阿姨在我们这里存点钱,有利息可拿,比放在银行合适,安全嘛也安全的,公司发展大家有目共睹的呀。”

多位公寓住户告诉记者,有生活秘书在游说借款时告诉他们,公司对生活秘书动员“借款”有任务,每动员10万元他们能拿到500元的提成,他们自己和亲戚朋友也投了大笔资金进去。也有生活秘书为完成任务赚提成,许以好处,鼓动老人拉亲戚朋友借款。以预约定租方式入住舜辰老年公寓的玉芬的妹妹,成功动员了两单,收到了生活秘书为表感谢送的衣服和鞋。

舜辰集团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以舜辰老年公寓为中心,亲朋好友为纽带,吸收巨额资金。

一份债权人代表提供的《2025年7月8日现阶段预重整相关情况通报会议纪要》显示,公寓内外涉及债权人4000余人。李宝福告诉新京报记者,负责此事的一位领导向他透露,损失最大的一位债权人“借款”总额超过千万元。截至发稿,余姚有关部门暂未公布爆雷事件涉及资金的总额。

与此同时,债权人普遍认为,舜辰集团不像那些虚构养老项目的纯诈骗公司,“初心是做养老”,舜辰老年公寓内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性的运营服务都广受住户好评。

舜辰集团的发展也给债权人们注入信心。除去舜辰老年公寓这个基本盘,舜辰集团也一直不断“做大做强”。舜辰老年公寓二期工程,建起舜辰集团总部大楼。据公开资料,2019年舜辰计划投资10亿(实际总投资5亿)在台州温岭市建起一个占地面积86亩,规划总床位不少于2500张的大型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沁溪源·国际颐养城。

老年公寓企业爆雷调查:高息的诱惑和无保障的借贷

舜辰集团在台州温岭投资建设的养老公寓——沁溪源·国际颐养城。新京报记者 刘思维 摄

很多舜辰老年公寓的住户都乘坐公司租的大巴车去温岭参加了这一工程的奠基仪式。在他们看来,温岭项目和余姚舜辰老年公寓一样,都是政府大力扶持的养老项目。据浙江日报,这一“台州最大规模的”养老机构被列入当年的温岭市市长工程项目,台州市时任民政局局长及温岭市分管市领导等政府官员出席奠基仪式。这篇报道也被彩印、放大,在公寓内的宣传栏中长期公示。

2022年,温岭项目工程竣工的同年,舜辰还收购了余姚另一家养老地产——舜星银苑老年公寓,与舜辰老年公寓隔姚江相望,以发展康养为主。眼看着自己的钱变成高楼拔地而起,舜辰集团的债权人们也多了一分心安。

“我没有钱了”

借走玉芬的63万元的不是生活秘书,而是舜辰集团创始人之一熊兰青。

根据公开资料,熊兰青是舜辰集团第二大股东、副董事长,在舜辰集团旗下11家企业任职,舜辰集团实控人、法定代表人是徐燮锋。接近熊兰青的人士介绍,熊兰青在舜辰集团主内,负责集团财务工作,徐燮锋主外,负责跑关系、做项目。

熊兰青的父亲熊伯荣原是余姚某乡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从乡镇提前退休后,2006年左右,熊氏父女和徐燮锋合作做二手房生意,后期转做民间借贷。徐燮锋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一家2007年注册的公司,业务范围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融资的担保业务。期间熊氏父女和徐燮锋结识了余姚市几个退休领导,对方希望他们牵头在余姚搞一个大型老年公寓项目,熊氏父女和徐燮锋把握机会,就此入局。

后期,熊伯荣因决策失败再加上年事已高,退居幕后,交权给熊兰青夫妇,舜辰集团遂由徐燮锋和熊兰青夫妇掌权。事实上,这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管理人员都是熊、徐两家的亲信,规模并不大,有110余名员工。

据多名债权人称,熊兰青和她的父母就生活在舜辰老年公寓内,与公寓内住户多有走动,熊家一家三口,经常鼓动身边人借钱给舜辰“建房子”。每月的发息日,有些老人会到位于老年公寓内的财务室领取利息,同一楼层就是熊氏父女的办公室。债权人有时领完利息,会进去坐一坐,熊伯荣会给老人们推介自己创业销售的几款保健品,也会宣传又有哪个政府领导来舜辰参观。

春英是熊家的老街坊,也是熊母的朋友,她告诉新京报记者,熊兰青的妈妈经常向一起参加活动的朋友宣传:“你有钱借给我们,我们利息很高的。”

作为集团副董事长,熊兰青也会亲自上门借钱。2022年4月,玉芬在老年公寓内从一居室换到如今的两居室,应退回60万房款,熊兰青劝说她放在这里利息高,不要拿出去,这笔钱就变成了“借款”,年利率10%,3个月支付一次利息。当年的7月,玉芬还没等到第一次利息发放,借款的事情就被儿子知道,她按儿子的要求把60万元要了回来。但不到3个月,这笔钱就又被熊兰青借走。9月,熊兰青上门拜访玉芬,说温岭的项目需要钱,开车带着玉芬去一家社区银行网点,取走了她账户里的所有现金,一共63万元。“她让我不要告诉我儿子,利息一分钱也不会少的。”

那段时间,很多债权人都被告知,借款被用于公司在台州的温岭建老年公寓项目,没有期限,“急用钱,提前说一声就可以拿回来。”

多名债权人告诉新京报记者,从2024年年初开始,借款就很难要回。2024年7月,春英听到风声,赶到老年公寓的财务室想把100万元借款取出来,熊兰青劝她:“阿姨不要拿,你放心,我们这么好,利息又没有少,不会赖的。”今年4月14日,她给熊兰青发信息,对方回复:“阿姨我看看会给你回复的。”

4月17日,又到了舜辰老年公寓的发息日。但春英听朋友说当天的利息没有按时支付,给熊兰青打电话,对方回复:“阿姨你放心好了,利息这个月我不给你打了,下个月一起打。”18日,得知一些债权人聚集在老年公寓大门外,春英又联系熊兰青,她在电话中回复“阿姨我没有钱了”后,找借口挂了电话,就此失联。

老年公寓企业爆雷调查:高息的诱惑和无保障的借贷

5月3日,熊伯荣在舜辰集团工作群发布的一段题为“沉痛的忏悔与深切的歉意”的文字。受访者供图

4月25日,舜辰集团发布公告称,对“4月17日未能按约支付相应资金”,深表歉意。5月3日,熊伯荣在舜辰集团工作群发布一段题为“沉痛的忏悔与深切的歉意”的文字称,“我是这一切万恶之源”“银安卡、育养费、预约定租等多种设计出手于我”。

“过度扩张。”接近熊家和徐燮锋的人士王强分析爆雷原因。

爆雷之后,几名舜辰集团的中层员工找徐燮锋和熊兰青对质。一段债权人提供的对质录音提供了一些信息。录音中,徐燮锋称,2021年集团账面上有4亿元,他当时提出叫停民间借款,熊兰青不听。“(民间)钞票你不还,你买理财。”熊兰青回应:“你不晓得啊?老年公寓开始到现在,人家企业靠银行贷款支撑的,我们靠民间借款支撑的。”

多名债权人告诉新京报,有些借款并没有打入舜辰集团的对公账户,而是以现金的形式被熊兰青直接取走。接近熊家和徐燮锋的人士王强透露,徐燮锋经营关系的一些公关费用都是直接从财务室支领,但从不交发票报账。一名舜辰早期的合伙人,主要负责筹资和财务工作,但熊兰青拒绝给他聘请的会计师提供公司账目资料。

6月初,新京报记者多次试图联系徐燮锋和熊兰青,6月9日晚,徐燮锋在回复新京报记者的短信中说道:“企业出现问题是我自身问题”,其正在“自救”,熊兰青没有回复。

全力追赃

多名知情人称,舜辰集团资金链断裂是投资5亿元的温岭项目因为疫情和房地产市场原因销售遇冷,集团损失惨重。

6月12日,温岭市民政局养老部门工作人员透露,沁溪源公寓目前仍由舜辰集团运营,负责人仍是徐燮锋,“公司账上的钱还够发一个月工资。”

6月13日,新京报记者来到舜辰在温岭的项目——沁溪源·国际颐养城。销售人员介绍,这里共有10幢楼宇,由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的老年公寓组成,目前居住了共100余名老人,其中大部分都住在养老机构的床位。在售的居家老年公寓一共300余户,售出180余户,房价从46万到100余万不等。公寓的销售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寓暂停销售,“现在公司出了一点问题。”

新京报记者随机进入公寓楼,发现内部大量精装房屋被闲置。居住较为密集的1号楼和2号楼,平均每层入住不到一户,宽阔的楼道显得格外空旷。一层楼的唯一一户人家,在楼道里拉出一条晾衣绳截断楼道晾衣服。据公寓住户介绍,老年公寓内常住人家大约三十余户,有业主在这里买了房子,但不常住,住户之间也几乎没有往来。

老年公寓企业爆雷调查:高息的诱惑和无保障的借贷

温岭老年公寓内,一层楼只住了一户人家,老人在楼道里拉起晾衣绳晾衣服。新京报记者 刘思维 摄

1号楼一名住户告诉记者,他们是温岭当地人,拆迁后,本地人不愿把房子租给高龄老人,80多岁的父母连续两年多住在宾馆,买老年公寓的小产权房是出于刚需。2019年9月沁溪源老年公寓开盘,舜辰集团组织购房人去余姚参观了舜辰老年公寓,他们很动心,付了定金,定下现在这套房子。

沁溪源是温岭最大的老年公寓,非常火爆,当时小户型基本被订完,因为疫情原因延迟交房,再加上房地产市场波动、房价下跌,很多交了钱的人选择退房,导致公寓基本空置,住户最多的1号楼,只有五六户人家常住。

1号楼和2号楼的几名业主告诉新京报,他们都曾被生活秘书动员借过款,一户人家借了3万元,其余几户都没有借款。其中一个业主在2022年2月,付房款时预交了10万元“年费卡”,以每月减免320元服务费的形式发放利息。

相比余姚舜辰老年公寓激烈讨债的债权人,温岭公寓内住户少,损失少,对舜辰集团爆雷事件反响平平。“他们人都蛮好的,叫我帮帮忙,其实就是个人情,拿不回来也就算了,反正房子还可以住。”借款3万元的业主说道。

舜辰老年公寓爆雷后,余姚市政府牵头组织信访、民政、经侦、法院等部门介入此事。新京报记者从舜辰集团员工处了解到,舜辰老年公寓已经被一家余姚本地企业接管,公寓一切基本服务如常。

6月20日,余姚市人民法院决定对夕阳红公司进行预重整,这意味着政府出面,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债务重组和经营挽救。

7月3日晚,政府工作人员通知债权人:“对熊某等人,余姚市公安局已经立案侦查,三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公安机关在办案同时全力追赃挽损。”

3月下旬,舜辰集团在公寓前的广场上搭建规模盛大的凉棚和戏台,邀请越剧团举办三天三夜的戏曲专场,中层管理人员在宣传公司的视频号里发出邀请:“邀朋友,拉亲戚,欢欢喜喜看大戏”,并宣布老人们看戏一律免费。演出过程中,掌声和喝彩此起彼伏。这场排面十足的演出让观众看到了舜辰集团的实力,债权人们私下盛传,又有几十万钞票被吸入。

老年公寓企业爆雷调查:高息的诱惑和无保障的借贷

舜辰老年公寓的宣传册。新京报记者 刘思维 摄

不到1个月后,项目爆雷,看戏的老人们手握一沓借款收据,聚集在之前搭建戏台的广场上,声讨自己被卷走的“棺材本”。有老人保存着10年前购房时的宣传册,上面写着:“移居舜辰健康长寿,安享晚年快乐无忧。”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除徐燮锋、熊兰青、熊伯荣外,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刘思维

编辑 杨海 校对 柳宝庆

评论